火光照去,隐约可见石壁上映着湿漉漉的水光,空气也愈发潮湿阴冷;另一边则是一扇较高的小门,门板是用厚重的实木所制,看起来异常结实但已经掉漆。
门关得严丝合缝,却并未上锁,像一个沉默的谜题。
胥子泽举高火把,仔细察看了两条路径的走向和石壁的潮湿程度,沉吟片刻道:“这暗道往前,湿气重,方向似是通往湖岸那边。而这小门,”他用火把照了照门框与地面的接缝,“朝向应是后院的位置。”
他伸手推了推那扇小门,门比想象中沉重,发出“吱呀”一声令人牙酸的涩响,缓缓向内开启。
门内并非想象中的狭窄空间,而是足有寻常人家一间正屋那么大。这里果然并无暗道里的潮湿之感,反而异常干燥,空气里漂浮着淡淡的灰尘气息。
屋内零散地堆放着一堆物什,借着火光细看,大多是些挖掘土石的工具:铁制的镐头、铲子已是锈迹斑斑,深深浅浅的红褐色锈蚀覆盖了原本的金属光泽;而木制的柄杆则大多已腐朽不堪,有些甚至一碰就会碎裂。
若非提着那盘袅袅散发清气的檀香,又都用薄绢面巾掩住了口鼻,那混合着铁锈、朽木和陈年尘埃的味道定然令人难以忍受。
穿过这间堆满废弃工具的仓房,再过一道敞开的、更为宽大的门洞,眼前景象豁然开朗。
两人不由得停下脚步,让眼睛适应这突然变大的空间。
环顾了一下四周,景春熙最先抬头,指着顶部几缕微弱却清晰可见的、从细小缝隙中透下的天光,压低声音惊喜道:“孝康哥哥,你看上面!一定有通风口,有光透下来!”
胥子泽举火仰头细看,点头认同:“确有巧思。如此一来,空气便流通多了。看这光线的方向和分散程度,”
他凝神分析,“上面若非假山的洞穴缝隙,便是哪个院落中做了伪装的天井口,很可能就掩饰成普通的排水口模样。”
景春熙闻言心下佩服,若是真正的排水口,雨季来时此地早已是水泡泥浸,胥子泽的推测合情合理。
“这里的布局,倒让我觉得有几分陶家那处地库的影子了。”景春熙举着火把四下照看,只见这偌大空间的一角,用简单的砖石隔出了一个小厨房的区域,灶台、厨具一应俱全,旁边还整齐堆放着不少早已干枯发黑腐朽的柴火。
另一边则摆放着简陋的床榻、桌椅等生活家具,虽然积满厚尘,但形制仍在。墙边还倚着几件没怎么受到腐蚀的兵器。
厨房角落里放着几个硕大的陶制大水缸,旁边散落着几个麻袋,依稀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