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,成为东非的敌人。
而就目前国际形势来看,最有可能和日本成为盟友的国家,就是德国。
德国本身和东非,其实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,哪怕德国征服欧洲,其实也能让东非勉强接受,只要其不进一步向北非,中东扩张。
所以,对于德国,东非未必一定要喊打喊杀,两国之间未来的关系,完全取决于未来德国的战略取舍。
不过,现在在阿道夫领导下,德国和东非的关系,就变得更差了一些,并且还在持续走低。
要知道自从一战结束后,德国就对东非积累了不少仇怨,认为东非窃取了德国的财富和殖民地,在德国国内出现了反东非情绪,现在这种情况和阿道夫倡导的人种优越论结合,进一步被扩大化。
阿道夫其《奋斗》一书中明确表示过:“…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认知错误:认为黑人或者黄种人可以变成德意志人,因为他学会了德语,并愿意在将来讲德语,他就能成为德意志人,我们永远不能清楚地看到:这种‘德意志化’的过程,实际上是一种‘去德意志化’……这种过程不是‘德意志化’,而是在摧毁德意志民族的元气……”
这些话,可以说处处插在东非人的心头上,毕竟东非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国度,并且宣扬德意志文化认同。
按照他的话说,东非所谓的德意志化,就变成“去德意志化”,东非根本就不成为德意志国家。
不过,阿道夫的这种思想,在德国还是收获了不少认同的,在他之前,威廉二世也没有少对东非有所微词,对于东非这种“杂血”,德国就一直看不上眼。
现在,德国对东非的态度,就更类似前世对苏联开战前的态度,东非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。
前世,从一战战败到巴巴罗萨计划以前,德国和苏联明面上好的几乎穿一条裤子,德国的许多研究放在苏联,甚至德国士兵训练也放在苏联进行,二战爆发后,两国更是瓜分了波兰。
可能正是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渊源,才导致了前世,苏联领导人约瑟夫一直到两国开战前,还错误的认为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签订后,德国不可能和苏联翻脸。
因此,恩斯特必须把德国侵略东非,作为一个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,尤其是在北非和中东地区。
苏联有石油,中东同样如此,更别说中东还有苏伊士运河这条世界海上贸易大动脉。
而前世,德国是切切实实把手伸到北非和中东地区的,尤其是北非,还打响了“沙漠之狐”这种世界名将的名号。
总而言之,东非和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