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个不是深谙朝堂典故的?
大明朝开国至今,只有徐达得过类似的封号。
谁不知道洪武皇帝封赏素来严苛,便是功高如常遇春,也未曾得此殊荣!
这哪里是赐号,分明是把蓝玉抬到了与开国元勋并肩的位置!
何广义却没给众人消化的时间,继续朗声道。
“再赐蓝玉:特进光禄大夫、太傅、右柱国、平倭王,参与国事!”
王字落地的刹那,天津桥畔鸦雀无声。
特进光禄大夫是文臣最高阶的散官,右柱国是勋阶之巅,太傅是三公之列,而平倭王三字,更是砸得人头晕目眩。
大明朝除了皇室宗亲,异姓封王者寥寥无几,蓝玉竟得此封!
更遑论参与国事四字,分明是让他以王爵之尊,入中枢参政!
蓝玉猛地抬头,望向洪武门城楼,那两道身影依旧伫立。
他喉结滚动,猛地单膝跪地,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。
“臣蓝玉,谢陛下隆恩!”
身后的亲兵们咚地一声齐齐跪下,额头抵着地面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周遭的官员们这才如梦初醒,纷纷躬身行礼,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今日这封赏,怕是要改写大明朝的功爵规矩了!
“其余参与平倭的将领,由礼部拟定章程,另行封赏。”
何广义接着宣布,声音平稳,字字清晰。
“平倭王蓝太傅,陛下与皇太孙已在洪武门等候,请随臣上城门!”
“遵旨!”
蓝玉沉声应道。
他回头望了眼身后早已沸腾的人潮,又看了看眼眶通红的傅友德等人,冲他们郑重地点了点头。
这份荣耀,有他们一半。
“蓝公威武!大明万胜!”
呼喊声如同浪潮般涌来,一波高过一波。
蓝玉迎着头顶的烈日,挺直脊梁,一步一步朝洪武门的城楼走去。
远处看,城门上那两道身影一老一少,格外分明。
踏着陡峭的台阶往上走,蓝玉只觉得心跳得快要冲出胸膛。
城墙上,士兵们列着整齐的仪仗,太监宫女们垂首肃立,鸦雀无声。
朱元璋背着手站在垛口边,望着远方的江山万里。
朱小宝站在他身旁,目光正投向底下人山人海的长街,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。
待走到近前,蓝玉躬身行礼,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。
“臣蓝玉,参见陛下,参见皇太孙殿下。”
朱元璋缓缓转过头,朱小宝也跟着转了过来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