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小宝点头,又叮嘱谷大用好好照顾老爷子。
等看着朱元璋走远了,才转头召见了李思松。
李思松哆哆嗦嗦地进了大殿,问道。
“掌教师兄,他们要祈到啥时候啊?要是一直祈到雪停了,咱咋办啊?”
朱小宝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“不是说了吗?等他们撑不住了,你再上,稳住别慌!”
“咱道门正宗还能输给他们佛家不成?咱们得有信念!”
李思松还是一脸的愁容。
“我是有信念,就是……”
朱小宝打断他。
“有信念就行,回去歇着吧,早点睡!”
李思松看着朱小宝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朱小宝转头问郑和。
“东宫的火锅准备好了吗?走,晚上吃火锅去!”
李思松一听,脑袋都耷拉下来了。
这位太孙殿下心可真够大的,这时候还有心思吃火锅?
午门外那座高台,打从傍晚起就成了慧心和尚的打坐专场。
雪花跟不要钱似的飘着,围观百姓的热情却比炭火还旺,从日头偏西一直熬到灯笼亮起来。
入夜后的风跟小刀子似的,刮得人骨头缝里都冒寒气。
慧心和尚盘着腿念了半天经,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,浑身冻得跟冰窖里的萝卜似的。
眼瞅着俩师弟在台下干着急,可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,别说送热乎馒头了,连条棉被都递不上来。
谁让这求雪停的法事,讲究个心诚则灵呢?
到了后半夜,连守台的侍卫都缩着脖子回宫里暖脚了,可护城河对岸影影绰绰还蹲着几个人影。
慧心和尚心里直犯嘀咕。
这群人是铁打的不成?
他实在是饿得眼冒金星了,便拉了绳子,将台下的一名和尚叫了上来。
台下的和尚是负责牵引绳索的,绳的另一端系在高台上,方便慧心和尚有事时能及时联系到下面。
待那名和尚上来后,慧心和尚有气无力地开了口。
“你去瞧瞧河对岸那几个人咋回事?是要跟老衲熬到天亮不成?”
师弟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瞅,挠着脑袋直犯傻。
“主持您说啥呢?那是几个熊孩子扎的草人啊!早没人了!我还以为您修行入了定,连饭都不用吃了呢……”
好家伙!
慧心和尚差点从高台上蹦起来。
“哪个小崽子这么缺德!你们咋不早说!”
他一边搓着冻僵的手,一边冲师弟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