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沉声道。
“你十九叔才二十三岁,去年刚去宣府就藩,懂什么打仗?”
“要说北疆九边哪儿最薄弱,准是宣府,他未必守得住!”
“说白了,咱不放心他一个人对付孛林帖木儿,那家伙是草原上最会打攻城战的猛将,当年蓝玉费了老大劲才打败他,还没抓住人,你十九叔……”
“不是咱瞧不上他,是他真不行!”
朱元璋话音刚落,朱小宝脑子里就像过电似的猛地一激灵,瞬间想明白了关键!
宣府就是后世的河北,离北平近得很。
虽说三叔守着山西能牵制朱棣,但防线里最大的漏洞就是宣府。
光听这名字隘口就知道,谁占了这儿谁就握了主动权。
这可是掐住北平的最后一道门闩!
可麻烦的是,十九叔谷王朱橞没站队。
他去北疆才一年,又挨着北平,朱小宝压根摸不准燕王有没有暗中接触他。
但稍微琢磨下就知道,朱棣咋可能放过这机会?
“皇爷爷,要不……调三叔晋王去协防?山西离宣府虽远,但三叔麾下有久经沙场的边军……”
朱元璋摇了摇头。
“咱这些儿子里最会打仗的,非燕、晋二王莫属。”
“可若派老三,他从太原到宣府,骑兵得走十五日,粮草要耗多少?而你四叔朱棣从北平出兵,三日就能到。”
朱小宝的心,猛地一沉。
这可是天大的机会!
谁先把兵派进宣府,谁就能攥住主动权。
明初藩王私下碰面都犯忌讳,而这次光明正大的联合作战机会,实属来之不易。
北元送了机会,谷王那边也漏了空子。
朱小宝当然盼着三叔晋王先派兵进宣府。
只要兵马一到,就能把三叔的嫡系掺进去。
将来朱棣要是真敢靖难,宣府和山西两路兵马就能从西边死死卡住北平。
但反过来想,要是朱棣先占了宣府,那可就麻烦了!
这地方天生是道缓冲带,到时候山西兵马想往北平打,就得先啃下宣府这块硬骨头。
谁先把兵塞进宣府,便是定靖难大局的关键!
朱小宝谨慎道。
“皇爷爷的意思……是让四叔去?”
朱元璋没有回答,只是拿起案头的象牙舆图尺,轻轻敲击着宣府的位置。
单论路程,老爷子怕是偏向朱棣的。
北平军队离宣府最近,不用长途跋涉,到了就能保持十足的战力。
可太原、大同的兵马去宣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