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 > 第770章刘三吾:臣替天下百姓给陛下太孙磕头

第770章刘三吾:臣替天下百姓给陛下太孙磕头(1 / 3)

傅友文紧跟其后。

“臣附议!”

“丁银虽说不多,可也是宫里和国库的重要进项,要是一刀砍了,朝廷财政不得雪上加霜?”

兵部尚书钟勖也凑了上来。

“臣也觉得不行!这么搞下去,军卫谁去屯田?”

“屯田可全靠丁男徭役,这不是砸了以田养兵的饭碗吗?江南军费肯定暴涨,怕是得大面积裁军,国家安危可就悬了!”

工部尚书秦放跟着嚷嚷。

“丁男是国家根本,徭役更是缺不得!新安江疏浚不要人?苏淞纺织不要人?修长城光靠俘虏啥时候能完工?各地修路没人干活,国家还咋发展?这事万万不能干!”

要说古代税收,大多是两税法那套,一是田赋,二是人头税丁银。

唐朝人口从六千万暴跌,就跟丁税有关,三口之家交三人税,十口之家交十人税,谁敢多生?

搁现代,一落地就得交税,没钱就得出徭役,这封建社会的破毛病,朱小宝觉得实在离谱,可体制就是这么回事。

今天是他改朝换代的第一步,入宫半年,他批奏折、摸体制,不敢急也不敢猛,现在摸透了,也该为富国强兵使劲了。

朱小宝刚说完,六部就有四个尚书跳出来反对。

细瞅詹徽、傅友文、钟勖、秦放的履历就明白了。

詹徽是徽州人,傅友文杭州人,钟勖苏州人,秦放福建人。

他们不光得想国家,还得惦记着自个儿名下的人口。

这政策要是真落了地,谁还给他们家种地?

况且除了个人利益,他们也觉得国家现在挺稳当的,何必要冒险改革呢?守着老规矩不好吗?

这便是妥妥的保守派。

等四个尚书喷完,刘三吾站了出来。

朱小宝把国子监的人叫来,就是想听点不一样的声音。

这群把家国百姓挂在嘴边上的士大夫,准能瞅见这政策对老百姓的好。

“臣谢殿下!”

刘三吾“唰”地撩起官袍下摆,深深作了个长揖,嗓门儿抖得跟筛糠似的。

“臣替天下百姓,谢殿下大恩大德!”

他抬起头时眼眶通红,胡子都激动得直颤。

“这可是该让百姓立生祠,刻长生碑的仁政呐!”

“殿下心里装着黎民,咱大明的江山哪能不兴旺?”

“您方才说的每句话,臣都拿针往心尖上刻呢!”

“‘永不加赋’能拴住北疆的流民,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,这么明白的好事,咋就有人瞎扯犊子呢?”

最新小说: 杀敌换媳妇?我一人屠城! 臣妻多娇 你一小黄毛,咋就族谱单开了? 开局怒喷扶苏,这个皇帝我来当! 咱家世代贼寇,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,还没有素质 大唐: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乱世荒年: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!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 寒门书童:高中状元,你们卖我妹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