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奏疏发出去了,就没回头的道理,朝令夕改,朝廷还有啥威信?”
朝廷发的政策要是随便能改,那地方上谁还怕朝廷?
“但要是光给北平府好处,其他藩王准得闹意见。”
爷孙俩辛辛苦苦干了好几个月,才把宗室俸禄和军费往下砍了两成。
就因为朱允炆这随手一批,之前的功夫全白费了!
朱小宝和朱元璋都清楚户部的日子有多紧巴。
朱元璋皱着眉直叹气。
“本来钱就不够花,他这么一搞,财政非崩了不可……”
朱小宝琢磨了一下说。
“爷爷,咱得咬咬牙挺过去,完了让礼部发个折子下去,就说是您开恩体恤,这事就算结了。”
见朱元璋一脸忧心,朱小宝继续道。
“今年的账快算出来了,等傅友文把盈余算清楚,咱再想办法。”
“也只能这样了。”朱元璋点头,说着又来了劲儿,“这事都怪你!你这一跑,可真是捅了天大的娄子了!”
朱小宝无奈苦笑道。
“是是是,都是孙儿的错,孙儿一定想办法弥补!”
“能减一回,那就一定能减第二回!”
朱元璋这才乐了。
“这还差不多!”
朱小宝又说。
“爷爷,我得再发个奏疏去河南,都指挥使司的兵不能全拉出去搞灾后重建了,他们在外头一天,就得多花一天钱。”
朱元璋点头。
“你琢磨琢磨,你也说了政策不能变来变去,得找个合理的由头,把大部分兵调回来。”
“可兵调回来,之前答应老百姓重建的事咋办?要是说话不算数,老百姓咋看朝廷?”
人心就是这么回事。
你给点小恩小惠,他们能把你捧到天上去。
可要是先给了大好处再往回拿,那抱怨能把人淹死。
朱小宝一咬牙,拿定了主意。
“让都指挥使司的兵撤回去不难,就说河南周边闹流寇得布防。”
“灾后重建的事,确实得破费点,要么拨点款,要么把明年夏粮税免了,先把老百姓的嘴堵上才行。”
朱元璋叹道。
“也只能这样了,你赶紧拟旨,麻利点儿传到河南去。”
朱小宝闹不明白朱允炆为啥要这么干,到底是真没脑子,还是成心给北平府增加财政负担。
但他也懒得深究了,这烂摊子说到底还是自己惹出来的,总得自己收拾。
接着朱小宝翻起自己不在那会儿的奏疏。
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