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想想如何做个合格的儿子吧。”
洪武二十五年秋,八月十三,早朝。
朱元璋命礼部尚书李缘诏告百官,后日于武英殿宴请群臣。
从六月初六到八月十三,短短两月内,老爷子两次设宴武英殿。
百官们心照不宣,特别是蓝玉等淮西勋贵,更是难掩激动。
皇爷,终于要为大明选定继承人了!
群臣翘首以盼。
国无储君则政局不稳,朱小宝也因未正名而无法参与朝政。
唯有定储之后,臣工方能名正言顺的支持储君。
此前他们对朱小宝的拥护难免“师出无名”,毕竟未行册封之礼。
散朝后,朱元璋踱步前往东宫。
今日朝务不多,退朝时太阳尚高。
清宁宫内,朱小宝在后院打理那二亩试验田,这是专为老爷子种的,每次来东宫,老人总要来看一看。
只见朱小宝戴着草帽,指挥太监婢女割稻,朱元璋悄悄混入队伍,接过镰刀径自劳作,竟无人察觉。
朱小宝捧着茶壶看书,不时啜茶翻页,难得偷闲一日,便未去乾清宫批奏疏。
许是看累了,他将书搁在石桌,起身伸懒腰,忽然愣住……
“皇爷爷?您怎么下地了!”
“快过来歇着,上了年纪就别逞强了!”
朱小宝忙扶朱元璋到太师椅坐下,太监婢女这才惊觉圣驾亲临,纷纷跪地请罪。
朱元璋摆了摆手,端起茶壶畅饮。
“久违的滋味!这才是收获的喜悦呐!”
朱小宝撇嘴。
“哪有皇帝下地的道理?”
“您总说君臣万民各有分工,您得操心天下大事,累垮了怎么对得起子民?”
朱元璋大笑。
“后日就给你定储,咱还操什么心?种地可比当皇帝痛快!”
老人似有返璞归真之态,朱小宝却不认同。
皇帝自当谋天下事,但他并未反驳,只道。
“您老身子要紧,以后别下地了,孙儿还指望您指点呢!”
朱元璋笑称“手痒”,朱小宝一时语塞。
做皇帝殊为不易,朱小宝仅体验过一段时日,便深感压力如山。
天下人各有重担。
小民求温饱,帝王护太平,压力不分高低,皆需认真对待。
正午时分,烈日炙烤应天。
清承宫内,吕氏独坐厢房良久。
朱允炆去国子监读书了,要晚上才会回来。
听闻朱元璋早朝后去了清宁宫,正与朱小宝在后院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