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文官全绑了。
被抓的文官们被锁链拽得踉跄,大喊道。
“你们这是误国!”
“堵言路、蒙圣听,简直就是国贼!”
有个文官冷笑道。
“抓我们容易,但我倒要看看你们拿什么罪名定我们的罪!如今官场腐败成这样,全是你们这帮奸臣搞的!”
“哈哈,就凭几块破金印就想定我死罪?”
“说我谋反?我为什么要谋反?你们连理由都编不圆,就敢随便抓人,就不怕被人骂死吗?天下文官又能答应?”
“我就等着看你们怎么收场!”
“周兴、来俊臣当年多嚣张,最后不也被皇爷当狗一样杀了?皇爷这么惯着锦衣卫,就不怕老百姓骂?”
何广义掏了掏耳朵,不耐烦道。
“吵死了!先押进诏狱抽一顿再说!”
说完,挥手示意锦衣卫。
“动作快点,别磨蹭!”
锦衣卫们就粗暴地把齐泰他们拖走了。
齐泰硬着脖子走出中厅,一阵冷风夹着冷雨吹来,冻得他直打哆嗦。
齐泰被推搡着,踉跄了几步,但还是回头问道。
“怎的连伞都不打?”
一个锦衣卫一脚踹过去。
“你当自己是谁?还想摆官架子?做梦!”
一群人跌跌撞撞地被押走了。
何广义喝完最后一口茶,嘟囔着。
“这么好的茶叶,不喝完太浪费了。”
说完撑着伞,急急忙忙往东宫跑去。
东宫,文华殿。
朱小宝还没睡,坐在书房里听着雨声,脸色很不好看。
自从他回到宫中,就各地麻烦不断,南疆、西陲刚出事,现在北疆大同府的情况更是让他寒心。
代王朱桂是朱棣的亲弟弟,还跟朱棣有联姻,朱小宝怀疑代王府可能已经烂透了。
原本大明在北疆对蒙古人有绝对的话语权,打仗输赢都能控制,可一旦掺进政治斗争,性质就变了。
朱小宝可以容忍朱棣用各种手段,但绝对不能接受用卖国的方式达到目的,这太下作了!
那么多有志气的年轻人去北疆保家卫国,不该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啊!
汤和的三儿子到死都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,二十六年的征战,最后却被人埋伏害死,多惨啊!
谁能给他们主持公道?
要是汤和知道儿子是因为政治阴谋死的,得多痛心!
有些事做了就别想瞒天过海,上天要是不收拾,我朱小宝来收拾!
想到这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