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叶。
赵明知与邻里相处融洽。
这天,赵明知早早起身,赵婉儿本想下厨做早餐,却架不住邻里热情,屡屡被邀去搭伙用餐。
此地民风淳朴,赵明知从最初的拘谨到如今早已熟稔自在。
赵家父女正在邻居家吃早饭时,远远望见礼部一众官员骑着高头大马而来。
几个早起的邻里正蹲在门前吃饭,一位老者向赵明知说道。
“老赵,瞧这架势,像是奔你家去的?”
赵明知有些疑惑,点头应道。
“看着像。”
话音刚落,礼部侍郎便高声道。
“赵大人,有旨!”
赵明知顾不上吃饭,带着赵婉儿走到门前,邻里们纷纷探头观望。
“前军指挥佥事赵明知接旨!”
“经礼部、宗人、钦天、鸿胪四衙商议,定于你女赵氏下嫁皇明嫡长孙,婚期定在腊月初二。”
赵明知先是一愣,随即大喜,忙应道。
“臣接旨!”
赵婉儿也有些发懵,被父亲轻拉衣袖,才慌忙跪下道。
“臣女接旨!”
礼部侍郎抱拳道。
“赵大人,恭喜恭喜!”
赵明知喜出望外,连声道。
“同喜同喜!那个……大人,进屋喝杯茶吧?”
礼部侍郎笑道。
“应当的,沾沾喜气也好。”
“婚期尚早,有的是时间准备,如今事儿定了,也算安心。”
赵明知忙不迭点头。
“正是正是。”
说着,便引着众人往府内走去。
邻里们见状,纷纷围拢到赵婉儿身边,七嘴八舌道。
“闺女!我就说这婚事早晚会成,以后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街坊!”
“如今见上一面,日后可是要称‘娘娘’的!”
虽说言语朴素,却实打实都是为赵婉儿真心的高兴。
暖阳洒落,赵府内外一片欢腾。
皇宫里,朱元璋今日心情颇佳,一觉睡到晌午,难得这般畅快舒坦。
自登基以来,他甚少能睡得如此安稳。
从前在朱小宝的小院,虽说也能入眠,心里却总记挂着奏疏政务。
昨夜却是实实在在地放下心来。
他信步走到谨身殿,饮了几盏浓茶醒神,才在龙椅上坐下。
望着案几上整齐码放的三摞奏疏,朱元璋笑意更深。
这小子,做事果然有条理,批好的、未批的、拿捏不准的,都用纸条标注得清清楚楚。
这般清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