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小宝每路过一处衙署,都能瞧见里面一片忙碌的景象,这无不显示着大明这个庞大国家机器正在有序且高效地运转着。
没一会儿,朱小宝便来到了刑部。
刑部的守卫士兵看到朱小宝,满脸疑惑地问道。
“您是哪位?”
朱小宝只简短地说道。
“去把杨靖叫过来。”
他并不打算和守卫多费口舌,甚至都没表明自己的身份,在他看来,实在没必要。
没过多久,刑部尚书杨靖匆忙赶来。
一见到朱小宝,他立刻弯腰行礼,说道。
“臣,刑部尚书杨靖,参见皇长孙殿下!”
衙署内的守卫这才惊觉,原来眼前这个少年竟是大明皇长孙,难怪他浑身散发着一种身居高位的从容与贵气。
只要到一处衙门走动,自然会让衙门中的人知晓朱小宝的身份。
只要有一人得知,消息便会迅速传开。
底层官吏平日里没太多事,就爱关注这些新鲜事儿,消息很快就能一传十、十传百,整个衙门很快就都知道朱小宝是谁了。
就像皇宫里那几个太监,被朱元璋教训过后,下次朱小宝再进宫,恐怕宫里的太监们都能清楚他的身份。
刑部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所以,像朱小宝这样身处皇室高位的人,没必要逢人就显摆自己身份尊贵,那是暴发户才会有的做派。
朱小宝看着杨靖,微笑着说道。
“杨大人,咱们又碰面了。”
杨靖吓了一跳,顿时吓得冷汗直冒,说道。
“长孙殿下,上次是下官有眼无珠,没认出您的身份,还望您多多包涵!”
朱小宝搀着他的手,笑着说道。
“不知者无罪,您可是咱大明刑部的关键人物,咱爷孙可都盼着您公正断案呢,以后不用这么客气。”
即便身份发生了转变,朱小宝依旧谦逊有礼,丝毫没有傲慢之态。
在杨靖眼中,要是这样的人都无法成就大业,那他真不知道还有谁能做到了。
朱小宝端起茶盏,轻轻抿了一口,说道。
“杨大人,跟我讲讲嘉兴、海盐知县的案子进展吧。”
杨靖愣了一下,心里立刻明白,看来皇爷是把这个棘手的案子交给皇长孙来处理了!
他赶忙把了解的情况详细地说了出来。
“回殿下,左都御史把海盐、嘉兴的两名主犯送来后,他们仅交待了自己犯下的罪行,看样子是打算独自揽下屠杀村落、勾结倭寇、走私货物这些罪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