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武人的地方将领还都不熟悉。”
“东南负责防倭的是信国公家的儿子汤鼎,他现在是东南备倭总指挥。”
“你告诉他,定要给咱拿下三百个倭寇的项上人头!”
“他们杀害了咱们沿海的百姓,咱要让他们十倍偿还!”
朱小宝点头应道。
“好!”
过了一会儿,朱小宝看着朱元璋问道。
“需不需要朝廷制定什么战术?”
朱元璋愣愣地看着朱小宝。
“制定什么战术?”
“汤鼎在东南都呆了十年了,要是连倭寇都杀不了,要他有什么用?”
朱小宝看了朱元璋一眼,想说什么又忍住了。
“你这小子,怎么老是吞吞吐吐的?有什么话就直说,咱还能不信你?”
朱小宝有些担忧地说道。
“爷爷,朝廷要是只下令要三百个倭寇人头,我担心会有人为了立功,或者急功近利,用其他人的人头冒充倭寇的……”
朱元璋愣了一下,说道。
“谁敢这么做?不怕被夷九族就尽管试试!”
朱小宝点点头,没再多言。
其实,朝廷的高压政策到了中后期,确实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
但眼下是明初,朱小宝考虑得确实有点超前了。
“那便看汤鼎有没有这个本事了!”
朱元璋眯着眼,自信地说道。
“他肯定有!”
朱小宝有些怀疑。
“爷爷,您就这么肯定?”
朱元璋笑着道。
“大孙!你就等着看吧!咱们大明的地方将领,可都是咱皇帝亲自挑选的!”
“好!”
朱小宝也不再多说,直接给海盐知县写了批文。
夜越来越深了,朱小宝还想接着批阅奏疏。
朱元璋说道。
“行了,做事不能太着急,批了这么久也累了,今天就到这儿吧!”
朱元璋一生勤政,却舍不得让自家孙子太劳累。
朱小宝点了点头。
“哦,那好吧,我先去睡了。”
说完,他又去给朱元璋倒了壶蜜茶。
“喝完再睡,助眠的。”
朱元璋摆了摆手。
“成了,你快去睡吧!”
朱小宝走后,朱元璋便坐到太师椅上,继续奋笔疾书。
这三天的奏疏不处理完,他心里始终不踏实。
治国实在不容易,当皇帝更是难上加难。
第二日清晨。
徐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