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打探和大雍朝(5 / 6)

王三牛听得心潮起伏。

开海?引进高产作物?这大雍朝的发展轨迹和他记忆中的明代有相似之处,但似乎更早也更顺利?

至少没听说有什么苛捐杂税把人逼得活不下去。看来这确实是个相对安定、有发展潜力的时代。吃饱饭……对底层百姓来说,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。

他心思活络起来。既然环境尚可,那么……读书科举这条路,似乎更有可行性了!想起昨夜爹娘的对话,他心脏砰砰直跳,装作不经意地问:

“二大爷,那……那读书考状元……是不是很难啊?要花很多钱吗?咱们村里有人考过没?”

“读书?考状元?”

二大爷一愣,随即哈哈笑起来,胡子一抖一抖,

“三郎啊,你这小脑瓜子想得还挺远!读书……那是正经的青云路!难!难得很!”

他掰着手指头给王三牛算,

“先说这蒙学!你得找先生吧?镇上倒是有位老童生开了个蒙馆,一年束脩脩(学费)少说也得这个数——”

他伸出两根粗壮的手指,

“二两银子!这还是只认字开蒙!笔墨纸砚呢?那更是个没底洞!最差的毛边纸,一刀(一百张)也得几十文钱!墨块、毛笔,哪一样不是钱?写废了多少张纸才练出个样子?这还只是认字!”

二大爷灌了口自带的凉水,接着说:

“认了字,想考功名?那更了不得!得去县里考县试!报名费、保结费(找廪生作保的费用)、考试那几天的吃喝住宿……林林总总加起来,没个几十两银子打不住!这还只是县试!

考过了是童生,才有资格去考府试、院试,那才是考秀才!一路考上去,花费更是海了去了!咱们清水村?

嘿,别说状元了,往上数三辈儿,连个秀才公都没出过!顶多出过几个识几个大字的,能在镇上铺子里当个学徒账房,那都算是光宗耀祖了!”

二两银子束脩?几十两银子考县试?笔墨纸砚持续烧钱?王三牛听着,心里飞快地盘算。王家杀一头猪,不算工钱,光肉卖出去,能值多少钱?

记忆里,猪肉十几文一斤?一头二百斤的猪,也就二三两银子?这还不算养猪的成本!地里每年的结余大半部分都进了家里人嘴里,每年也就余个几两。

也就是他这两年年纪渐长,身体也好点了,吃药相对少了,才稍微有点结余。不然这读书的花费……对王家来说,简直是天文数字!难怪爹娘昨晚愁成那样!

他正想着,大榆树底下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老头老太太。二大爷一看老伙伴来了,立

最新小说: 寒门书童:高中状元,你们卖我妹妹? 开局兵变,桂军南下东南亚 跟宋江决裂后,我二龙山强的可怕 臣妻多娇 抗战楚云飞: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折春漪 醉玉生欢 杀敌换媳妇?我一人屠城! 乱世荒年: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! 让你当书童,你成大夏文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