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红笑吟吟地说:“娘,只要每天有钱赚,我一点都不累。”
她很喜欢现在忙忙碌碌的生活,虽然累了些,但看着瓦罐子中不断增多的铜板,做梦都会笑醒。
从未想过有朝一日,自己也可以摆摊做买卖,赚的甚至一点也不比男人少。
进入九月以后,天气一天比一天凉,往来的商贩,大部分都会来摊子上喝碗粥,或是吃上几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。
生意比开始摆摊那阵,好了不少,每天除去各种成本,怎么也能赚一二百文,多时,三百文也是有的,不然,桃红也不会干的如此起劲。
“当真是个财迷。”刘母无奈地摇了摇头,“行,那你自己注意点,如果哪里不舒服,同娘讲,若是你有个三长两短,老大还不得恨死我啊!”
大儿子有多在意桃红,她早已领教过,那时还只是个婢女,都能为了她忤逆自己这个老娘,更何况如今身怀六甲了。
不过,仔细想想,桃红也确实值得儿子对她好,温柔贤惠不说,还孝顺能赚钱,换了谁不喜欢呢!
就连自己这个曾经对她多有偏见的人,不也一点点被其所感动。
还记得儿子刚成亲那会,无论娘家还是婆家,皆不看好这桩亲事,纷纷觉得福儿怕是疯了,竟为一个丫鬟赎身,并娶她为妻。
背地里可没少嘲笑她,教子无方,丢了刘家的脸,如今呢!那些人,早已换了一张面孔,在无人嘲笑儿子娶了个丫鬟为妻,反而心生羡慕,为何同样都是儿媳,差距却如此之大。
自家的,除了整日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同妯娌吵架,搅得家宅不宁,再无其它优点,别说是赚钱了,不偷偷贴补娘家,就已经是很不错了。
“好,儿媳知道了。”
桃红轻轻应了一声,便去给客人盛粥了。
她们的摊子,已经由最初的一张桌子,几条长凳,演变成如今可以遮风挡雨的爆棚。
摆上六张桌子非但不显得拥挤,后方还有一个三连灶台,再也不用为包子和粥会变凉而担忧了。
爆棚旁边不远的地方,还有一间宽敞闲置的茅草棚,那是夫妻俩建议刘家老两口为小叔子建的。
虽然他现在同隔壁镇上一个老师傅学习做豆腐,但终归是要回来的,到时,这里便可派上用场,无论是摆摊卖豆腐,还是做其它小生意皆可。
“媳妇,我来了,累坏了吧!你去一旁歇着,我来做。”
刘福抓猪回来,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,就过来帮忙了。
“相公,你回来了?我不累,倒是你,早晨跟着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