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2章(2 / 3)

争这个就没意思了吧。

墨珣还是不知道苗禄觉这个量刑的依据是什么,如果按照蔡炎恩送来的卷宗,那就应该按照强|奸罪判刑才是。可就苗禄觉签的这个,似乎只谈了诈骗,直接就把强|奸罪给略过了。

“我刚才不是说了,是那黄家哥儿自己抛头露面,引人遐想,刻意引诱穆孺其,为的就是想要抵消债务。”

“苗大人不要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想黄家哥儿。”墨珣虽然并不认识那个黄家哥儿,也不知道那个哥儿为人究竟如何。但是蔡炎恩既然已经断了案子,那他们就事论事就好了。哪怕告到宣和帝跟前,那墨珣也是有话说的,他完全是按照卷宗上所述来量刑,并无偏颇。“如果黄家哥儿真想借此抵消债务,那为什么还会告到蔡大人那儿去?”

这个案子,如果不是穆孺其强抢了黄家哥儿拒不归还,还非要问黄二讨要银钱,怕是黄二无论如何也不会告官的。

墨珣很是了解小老百姓那种息事宁人的性格。就连黄二,心中怕是也嫌弃自己儿子让人破了身,觉得丢人,不愿把事情闹大。如果不是因为穆孺其咄咄逼人,非要钱,黄二真是会打碎了牙往肚里咽。

案子,蔡炎恩已经断过了。

判,也判了。

比墨珣判得还轻些——徒刑两年,流放三千里。

只是那穆孺其不服,才又告到了大理寺。

叫墨珣说,还不如就认了徒刑和流放,省得没了性命。反正落到墨珣的手里,就是按着最重的强|奸罪判。

“这……”苗禄觉被墨珣问得差点没立刻答上,“自然是因为敲诈勒索未遂,没拿到钱这才一纸诉状,将穆孺其告上公堂。”

墨珣真的很想直接张口就反驳——
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苗大人认识黄家哥儿吗?这就说他品行不端?

难不成,世上的哥儿都要躲在家里才能免受侵害不成?

民间的哥儿本就要为家里分担,小小年纪就得在外讨生活,帮家里种地插秧,看摊子……抛头露面本就是常事。

墨珣在石里乡的时候,见惯了年纪小的哥儿到处走,也没人瞎说什么。

更何况,那个黄家哥儿也才十三岁,什么叫做长得不正经?

苗禄觉根本就是“以己之心,度人之心”。

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但苗禄觉,怕是色者见之谓之色了吧!

满大街的人都见过那黄家哥儿,怎么就穆孺其被“勾引”了?

就算黄家哥儿长得当真不正经,那人人都忍得,怎么就穆孺其忍

最新小说: 一年跑了208个龙套后她 娇媚前妻随军,军痞总是急不可耐 70年代:我用医术养家糊口 宝可梦:和你们的一场相遇 灵泉空间:腹黑蛇夫会哄又会宠 秦落烟武宣 喜人奇妙夜:顺便谈个恋爱吧 怪物出没 别人恋爱我发癫,女配锤爆娱乐圈 一竹封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