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主动开口要离开,而墨珣作为主人,当然不可能开口赶人,顿时气氛便尴尬了起来。
墨珣能明显地感觉出他们在尝试着同自己攀谈,但说来说去还是科举……墨珣听科举听得耳朵都快长茧了,最后也只能频频点头,敷衍过去。
而他们倒是想跟墨珣聊些别的,但墨珣的年纪摆在那儿,再加上生长环境不同,除了科举却也无话可说了。
姜伟平实在是看不过眼,便主动起身,提出告辞。在场的众人都是跟着他来的,他一说要走,别人也没有留下来的理儿。就算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,也知道不可能一直呆到越国公从宫里回来,便也纷纷起身告辞了。
墨珣顿时松了口气,与管家一同送客。待行至大门处,便有人直言,下次还要来讨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按理说,一般人为了客套都会随口应下,但墨珣显然不是。他仿佛没听到这句话,只静静站在门口送客,脸上的表情都没变过。
说话的人没得到回应,一时也尴尬起来。倒是身边的人轻轻撞了他一下,示意他不要在人家家门口闹出什么事来。
那人自然也是知道的,便假装自己适才没有说话,只藏在人群里头。
这批前来拜访的同中,墨珣有印象的只有姜伟平和冯维正,这俩都是他在建州官学的同窗,而其他人几乎都不认识。至于说什么不留情面,墨珣觉得不然:既然对方说话的时候都没有考虑过他会不会不适,那他也就没必要给对方台阶下了。
墨珣有心私下同姜伟平说话,便只暗示姜伟平,还在怀阳期间可以随时过来找他。不过,不要再带这么多人了。
姜伟平面露难色,但也并未直言拒绝。
墨珣一看他一脸纠结、欲言又止,就知道他怎么回事了。无非就是住在会馆里,进出都会有人盯着,再加上大家都知道姜伟平与自己交好,想要避开别的同乡独自出门恐怕很有难度。
“姜兄,冯兄,日后有机会再聚吧。”墨珣无奈,如果要他去找姜伟平,那怕也会是今天这种情况了。
等到人都送走了,赵泽林才招了墨珣过去问。
在赵泽林看来,墨珣的性子在某些方面跟他很像,平时也不见得有人来串门,今日忽然来了这么些个“朋友”,反倒让人在意。而且,墨珣在建州时,也是住在越国公府上,那时墨珣便不怎么出门,更别说是去别人家串门了,当然也不会有人上门做客。
赵泽林心里了然,但还是要听听墨珣怎么说。若墨珣懂得这些人前来的目的便罢,万一要是不懂,他还得从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