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但是,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地方的积极性。”
“汉东各地市资源禀赋不同,发展阶段各异,搞一刀切,恐怕会束缚住一些有潜力地区的手脚,挫伤他们主动作为的积极性。”
他的语气不疾不徐,却字字清晰。
“我认为,省里的角色,更多应该是定方向、划底线、搞服务、优环境。”
“具体哪个地方重点发展什么产业,应该让市场去选择,让地方去探索,省里做好协调和监管即可。”
“如果管得太死,统得太宽,很可能适得其反,扼杀了基层的创造力和活力。”
两人一个强调集中统筹,一个主张放权搞活。
理念之争,赤裸裸地摆上了台面。
会场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高育良推了推眼镜,轻咳一声,试图缓和气氛:
“瑞金书记和达功省长的考虑,都是从汉东发展的大局出发,各有侧重。”
“是不是可以找一个平衡点?比如,对涉及全省布局的重大战略产业,由省里主导,对于区域性特色产业,则充分放权给地方?”
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。
然而,这一次,沙瑞金和赵达功似乎都没有退让的意思。
沙瑞金直接摆了摆手,语气强硬:
“育良同志,这不是侧重点的问题,而是发展路径的问题!汉东经不起再来一次林城那样的折腾!”
“必须从源头上,从省级层面,就把方向把牢,把资源管好!”
他提到林城,让赵达功的脸色微微一沉。
李达康忍不住插话,声音洪亮:
“我赞同赵省长的意见!把什么权力都收上来,下面还怎么干活?”
“我们汉东能有今天的局面,跟当年放权搞活、激发各地积极性是分不开的!不能走回头路!”
他这话,等于直接站到了赵达功一边。
沙瑞金的目光骤然转冷,看向李达康。
虽然没有说话,但那眼神中的压力,让李达康心头一凛,但还是硬着头皮没有退缩。
会议室内,支持沙瑞金和支持赵达功的常委,开始陆续发言,各执一词,争论逐渐激烈。
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结束的会议,硬生生拖了两个小时,依旧僵持不下。
沙瑞金的脸色越来越沉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,频率越来越快。
赵达功虽然依旧端着茶杯,但指尖微微发白,显然内心也并不平静。
“够了!”
沙瑞金猛地提高音量,打断了又一位支